高中古诗:边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2-05 11:57:50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学会欣赏古诗词是很好的学习途径,这样才能够了解我国的古典文学,发扬光大我国的古典文学。下面学大的老师为大家提供的是高中古诗考题:边词阅读答案及赏析,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部分的内容,认真的学习和总结,在古诗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穷边词二首(其一)
姚合
将军作镇古州,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1)诗歌第二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请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4分)
答案:
(1)春水滑润如油,群山万壑山花烂漫,节气柔和,风调雨顺。(2分)‚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边地春日图。(1分)
(2)环境的烘托。春日白天的边镇风光,春光柔媚,山青水秀;明丽柔美;入夜以后的边镇,“满城丝管”,万家欢乐,歌舞升平。这种太平景象的出现,应该归功于“作镇”的将军。(2分)‚他人的描述。结句写行人都不相信这是边境,仍然避免自己直说誉词。ƒ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将军镇守边疆的赞美。(2分)
赏析
题一作《边词》。穷边,意思是极远的边地。原诗二首,这是第一首。诗写边镇的升平景象,借以赞扬边镇守将的防守之功。作者在元和十年(815),曾以记室从“陇西公”镇泾州(今属甘肃),诗或作于此时。(qiān牵)州,今为陕西千县。唐自天宝以后,西北疆土大半陷于吐蕃。州离长安并不算远,但在作者眼中却成了“穷边”,国力就可想而知了。
全诗主要在写景象,借景象来显示将军防守之功,并不着眼于直接歌功颂德。首句“将军作镇古州”,点明本诗颂扬的对象,下面二句诗即介绍了将军担任镇守之职后,古州出现的繁荣景象。诗人着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节气和清夜的丝管,使人感到这里不再有边地的荒凉,不再有边地的战火气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水腻山春节气柔”,水腻,是说水滑润如油,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态,和夏水的汹涌浩荡有别。用“腻”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诗人的赞美之意。“山春”二字简洁地描绘出群山万壑山花烂漫的无限春色。节气柔,是说节气柔和,风雨以时。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青水秀;而明丽的春光,则正是“节气柔”的结果。这是总写春日白天的边镇风光。入夜以后的边镇,又是一番景象。诗人只用了“满城丝管”四字来描绘它,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丝管之声不是只从高门大户中传出,而是大街小巷满城荡漾。一个“散”字用得极妙,把万家欢乐,没有边警之扰的景象烘托了出来。丝管之声发自“清夜”,又说明边镇在欢乐中清静而有秩序,虽然欢乐,却不扰嚷。因此,地虽是“穷边”,景却是美景。难怪从内地来的客人看到这种春意盎然、歌舞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这是边塞之地。这种太平景象的出现,应该归功于“作镇”的将军。但是诗人却没有对将军致边地于太平之功直接赞美一词,只是把赞美之情暗含于对美景的赞扬之中,用笔显得非常委婉。结句写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说誉词。“行人不信”,似乎是作为客观现象来写,然而,来来往往的行人不也包括诗人自己吗?那种由衷的赞美之情写得蕴藉有味。
在古诗的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同学们需要掌握技巧,以上学大教育为大家提供的高中古诗考题:边词阅读答案及赏析大家已经学习过了,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取得进步。
热门资讯

-
2019年宝鸡中考生必看【中考录取时有哪些照顾政策】
2018-09-24 -
★2018年宝鸡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通知
2018-07-19 -
★2018年宝鸡中学2018年中考招生报名公告
2018-07-19 -
2018年宝鸡市高中考试招生政策变化抢先看
2018-06-15 -
宝鸡2018年中考报名人数达30643人
2018-04-17 -
2017年宝鸡中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入口】公布
2017-08-04 -
★2017年宝鸡中考分数线查询入口公布
2017-07-18 -
★2017年宝鸡中考成绩查询网站【宝鸡招生考试信息网】
2017-07-18 -
2017年宝鸡普通高中中考招生计划公布
2017-06-10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