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1-10 18:48:49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数学的方法很重要,我们掌握好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解数学题的时候,快速的解答,因此我们学大的优秀数学教师将会分享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请大家认真的学习,并且能够有所收获。

课例1:张晓东,海盐县向阳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在他的课上,我们可以欣赏到他那充满灵气的执教风度,风趣幽默的课堂引领,严谨规范的教学语言、清晰有序的板书设计、扎实高效的教学风格。

《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就比较成功地体现了他的这些独有的教学风格。他在打破常规思路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在学生板演画三角形的过程中,通过细腻的引导,适时的启发,逐步和学生一起得出三角形的定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定义的科学和严谨。然后又通过将两个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自主感悟到三角形的高,并通过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再画高的过程,配合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及钝角三角形中高的不同位置,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这堂课上,老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比较关注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较好的发挥,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

课例2:俞亚,海盐县于城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曾多次在县市级教学研究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并获得好评。

该教师上课的特点是:面带笑容,亲切自然。她的笑容真诚、灿烂、温暖,给学生以极具感召力;她的笑容如春天般的小溪,滋润、灌溉着孩子们的心田。她很聪明,富有智慧,总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心领神会,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她的教学风格独特、灵活多样、生动活泼,深受小学生所喜爱。

《负数的认识》这节课,设计和实施的教学活动,能够紧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许多环节,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锻炼、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综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清楚地发现,教师始终能以学生为主体,并努力让学生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还为学生的思维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余地,让学生具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节课,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课例3:何月丰,海盐县实验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该教师年轻、阳光、帅气、聪慧,已多次在嘉兴市南湖之春、县小学数学教学研讨等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获得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他对教学还特有研究,年纪轻轻,就已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类文章20多篇。他的课,简约中,流淌着智慧;朴实中,闪现着灵动。简练、风趣的教学语言,深刻独特的教学视角,形成了他充满个性魅力的教学风格。

《抽屉原理》一课,又是一节映射出深厚教学内力的好课。在这节课上,他引导学生初步经历了“数学证明”的过程。通过“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说理逐步从“枚举法”向“假设法”转变,紧紧抓住了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就用“有余数除法”的形式表示出来,让学生最终理解了抽屉原理。同时,在例题的变换过程中,还注重引导学生找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什么是“等分的物体”,什么相当于“抽屉”,有意识地渗透和培养了学生的“模型”思想。这样的课,值得一看。

课例4:胡科飞,天宁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曾多次在县、片级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并获得好评。

胡老师执教的《找次品》一课,体现了他“真实、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风格。课堂上胡老师语言精炼,教态自然大方,在课堂处理、全局调控上体现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教学机智。本课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这节课,胡老师多次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胡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2.重视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胡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学科的特色。胡老师在教学探讨待测物品数量为5个、9个时怎样找次品,并罗列出各种解决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中寻找规律,总结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用归纳出的方法解决待测物品数量更多时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胡老师就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法,优化策略,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胡老师上课,有他独特的个性风格。

课例5:汪中明,向阳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他去年在浙江省教育学院举办的“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获得了与会专家、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在此前后,还多次在县市级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他的课有他独特风格。

《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汪老师先是以引入回忆,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已有认识;再是组织探索,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最后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分数的意义。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感强。

在教学策略上,汪老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却是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成功地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分数的真正含义。

由于汪老师上课激情饱满,机智灵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场景愉快、流畅。学生在这节课的表现是兴趣盎然,并于不经意间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中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获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真可谓水道渠成。

课例6:沈柯良,海盐县三毛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该教师已多次在嘉兴市“南湖之春”、嘉兴市小学数学课题协作组、海盐县小学数学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该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理念先进,课堂教学大气自如,教学预案设计灵活,教学组织条理清楚,十分注重鼓励学生,教师亲和力强,教学效果好。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一课,课堂设计层次清楚,教学严谨,指导到位。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提出了:“你们能帮王强和李刚选几号聚会吗?”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自主探究中又借助了“日期”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数”,让学生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再通过研究修改板书,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悟,体会了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这样的设计和课堂活动,相比教材提供的的素材,对概念、知识的形成更顺畅,学生更容易理解。在练习中,教师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找出特殊情况下求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方法,使《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一课的教学更显有效。

课例7:罗国明,海盐县天宁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研究组成员。他曾多次在县、片组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过公开课。罗老师上课自然大方,语言亲切,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好了坐端正,朝我微微笑一笑。”听着是那样的舒服自然,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柔和、真切。

《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罗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环环紧扣,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紧凑,特别是罗老师准备了一个非常精致、有效的课件,通过让学生亲自在电脑上操作,上台演练等活动,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更精彩的是罗老师的一句句精短意明的指导语、提问语,为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创设了联想的氛围。

罗老师这堂课,教学思路相当清晰,教师语言妙趣自然,课件使用恰到好处,板书设计新颖有序,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更有特点的是,罗老师上课较好地展示了他的教学智慧,许多方面都能看出他的机智。可以说,这堂课中教师教得聪明,学生学得快乐。我称罗老师是“思考型”的教师。

课例8:汤燕利,海盐县实验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他走上讲台只有四年多一点,但已经在校、县小学数学的教研平台上初显才能。

汤老师《找规律》这一课,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汤老师首先让学生从猜一猜开始,□△○一组,下一个是什么形状,从呈现学生的原始理解出发,让学生发现规律,并逐步摆出规律。然后,再从“红蓝、红黄”不同颜色一组出发,反馈呈现学生的初步理解,并抓住一些典型规律来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从形状、颜色、数量三方面去细化理解。这种采用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推理等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规律,理解规律,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提升。

汤老师还非常重视通过以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激发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让全体孩子感受到学习中的规律,也感受到生活中的规律。他还运用“这样一组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就是有规律。”的话语,引导学生把难以表述的规律能够进行数学化表达。

这堂课,孩子们在汤老师的引领下,在快乐的氛围中互动学习,把数学与生活结合得自然无痕,孩子们的知识和能力都获得了较好的提升。

课例9:蒋峰,海盐县三毛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从教十多年来,他先后多次在县、片级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蒋老师上课语言幽默,激情奔放,大气自如,过程精彩,给同行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也正因为他具有了这种灵动、实在、和谐、风趣的教学风格,小学生很喜欢他,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近了,学生学得也更轻松了,学生的思维也有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而蒋老师的《找次品》这一课,非常重视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可谓真的抓住了数学课堂的本质内涵。在本堂课上,蒋老师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了科学的处理,他把数据改成了3瓶、5瓶、9瓶,并在寻找一瓶次品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分成3份(尽量平均分)是一种最优的方法,进而又从27瓶、81瓶中去寻找,让学生逐步感受和发现这一规律。最后再运用这一规律去经历寻找243、729……中找次品的过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在帮助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与经济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性化课例点评汇总已经学习过了,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后,我们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